槟榔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9年前的台湾
TUhjnbcbe - 2021/11/26 17:39:00
免费爱奇艺会员vip账号密码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ywbb_1010/145827.html?ivk_sa=1023197a
今天“美国总统拜登的爱犬去世,蔡英文发推特进行悼念”的消息冲上热搜令人啼笑皆非,以及台湾疫情爆发后,大陆主动提供疫苗却遭到台湾拒绝和挖苦。又想到年疫情初期,当大陆口罩短缺时,台湾第一时间封锁向大陆出口口罩等防疫物资。这几年来,大陆的民众们对台湾的反感情绪也越来越重,这种“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行为,大陆民众已经忍无可忍。我们正在经历两岸的冰点时刻,但我也忍不住想起了那些年双方也曾有过短暂的温情时刻,而自己或多或少参与和见证过这样的暖流。思绪回到年,学校突然有了多所台湾地区大学的公费交换名额,遍布台湾各大城市。在办好了所有的学校及入境手续后,年春节后经美兰机场转机抵达了台北,开启了自己独自在台湾的6个月学习。

彼时马英九刚刚击败蔡英文获得连任,大街小巷铺天盖地的双方宣传画还未撤下。那是我第一次从台湾人的视角里去认识这个女人。虽然我至今不喜欢她,但是她的败选发言里有一句话当时让我思考了很久,大概意思是“台湾可以没有蔡英文,但是台湾不能没有反对的声音”。其实一个社会要想长治久安,就是需要监督,只有让反对的声音存在才能进步,一个公司运营也是这个道理。这个也让我想起《伏尔泰的朋友们》中那句名言Idisapproveofwhatyousay,butIwilldefendtothedeathyourrighttosayit.(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理解了这个理念,也就不奇怪我们经常看新闻台湾两*在行政院互相攻击、扯头发吐口水。只不过,台湾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为了反对而反对,造成无论哪个政*上台,都无法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这些不体面的行为,在台湾人的眼里是再正常不过的新闻,只是会和我摇摇头说“台湾就是有这些个政客所以没希望了”。年的台湾,马英九专门举行了一个两岸青年交流会,邀请了我们内地学生去进行交流,大家一路南下到高雄见到了他。

台湾的信息在我看来其实有点闭塞,年的电视里每天正滚动播放的新闻是“帽子天后”凤飞飞”离世、台湾艺人Makiyo殴打出租司机被封杀、美国天后惠特尼休斯顿在家溺水身故。电视台都有自己的政治倾向,同样的事情换两个频道,你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同一个地方。所以有时候我认为想要从台湾官方渠道看到一些客观真实的国际新闻并不那么容易。年的时代,大家一边吃午饭一边看前一天的康熙来了重播,一边吃晚饭一边看当天康熙来了,小S是热度最高的台湾明星。那时候大量内地交换生被邀请去《康熙来了》观看录制,或者陶晶莹的《大学生了没》进行录制。年《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在内地大火,刚结束完第一段校园恋爱的我,专门跑去了台湾彰化的精诚高级中学,原作者九把刀的母校以及电影原型发生地。时隔多年,康熙来了已经停播,但是小S真是陪伴了我的大学青春时光,对她永远自带滤镜。

在台湾的校园里,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政治选择和信仰,但是有规定教职工不允许对学生兜售自己的政治倾向和理念。但我也确实在有的课中,听到教授发表了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发言,也许只是对大陆开了一个略带贬义的玩笑,或者对美国无意识的渲染,我认为这些行为在日常中加剧了两岸认同的撕裂。对了,在台湾,各个补习班广告中“英文”是被称呼为“美语”,他们的英文教学中发音和单词也基本都是美式的。当然,绝大部分时候我感受到的还是善意、以及他们对大陆的好奇心。大家围着我问“高考”的竞争激烈程度和学校排名,问我每天学习多长时间,让我说一说家乡的位置和风土人情,毕竟其实他们对大陆城市能叫得出名字的也并不算很多。但是当我最后要离开台湾时,作为我们大学的代表进行宣传时,台湾学生还是更多地选择去欧美国家交换,而不会首选大陆。有时候微博上经常播放一些台湾人调侃“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大陆人吃不起涪陵榨菜”等等,显得他们完全不了解内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事实上,台湾年轻人知道台湾和大陆的经济实力存在巨大差距这一事实,他们也对台湾的经济发展停滞也同样焦虑,觉得痛心。我记得宿舍楼下有一个卖生煎包的路边摊夫妇,我和台湾室友经常去买,那夫妇都会指着我对室友说“让他以后介绍你去上海,那边多好啊”。连小摊贩都知道的道理,年轻人们又怎么会全然不了解。

最后,每当我想起在台湾的日子,我非常认同“血脉相连”这个词。台湾室友经常用“大陆仔”开我玩笑,骑着小摩托载我逛遍各地夜市,教我唱台语歌。在往后的9年里,只要我出国登陆上Facebook,总有一堆逢年过节发送来的祝福因为知道迟早我能看到。台湾的美,不能仅仅只是去一周完成环岛。还有了解他们日据时期发生的社会变迁,听眷村大爷说说他们的逃难史,观察去垦丁一路上遇到的那些槟榔西施的生活状况。我在台南的大街小巷里看了很多寺庙以及他们信封的神佛,以及郑成功时代留下的历史遗迹,有时候感叹明明我们就是一样的中国人,为什么非要搞成今天的样子。我们的父辈经常感叹说不知道有生之年是否能看到两岸问题的彻底解决,我有时也在想那在我有生之年是否就能解决。

回忆都是幸福的,今天的唠叨止于此,下雨天容易想念旧朋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9年前的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