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怎么看待嚼槟榔嚼出的癌症
TUhjnbcbe - 2021/11/16 18:36:00
白癜风治疗 http://m.39.net/news/a_6126358.html

不仅在汉代时期有嚼槟榔的习俗,

现在槟榔的一些原产地

还保留着这样的习惯。槟榔是怎样一种存在?如何看待嚼槟榔嚼出的癌症?

槟榔产业和习俗兴盛

在印度、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咀嚼槟榔是一种传统习俗。中国的湖南、海南和台湾也是槟榔的消费大省。

湖南,两个熟人见面,除了相互敬烟,还会从兜里掏出两块槟榔。一块递给对方,一块塞进自己的嘴里。一边聊天,一边津津有味地咀嚼。

中医记载,槟榔的功效是「驱虫、消积、下气、行水。属驱虫药」。

根据学者的研究,槟榔碱是槟榔的主要保健和药理活性成分,可以杀虫、消积。同时,它还可以使得唾液分泌增加,滴眼时可使瞳孔缩小。另外可以增加肠蠕动、收缩支气管、减慢心率及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等。

无论以上所说的药用效果大小和真假,吃了让人感觉兴奋、发热是每一个槟榔食用者的共同体会。

「上网熬夜来一颗,精神百倍,效果比吸烟还好。冬天来一颗,汗流浃背,好过保暖内衣。周围的朋友都吃,大人吃,老人吃,小孩吃,朋友见面,互敬槟榔已经成为了一种习俗。」

槟榔是致癌物吗?

槟榔是一种非常明确的致癌物,毋庸置疑。

槟榔被认定为1类致癌物,即「确定对人类有致癌性」的物质(因素)。

你可能会觉得:得癌症的毕竟是少数,平时吃点槟榔,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吧?毕竟吃槟榔的人何止千万,口腔癌每年不过几千人,发病率并不高嘛。

嚼食槟榔是当前不可忽视的重要的口腔癌诱因。

口腔癌是什么?

根据发生部位分类,口腔癌包括发生在舌部的舌癌、在脸颊黏膜的颊癌、在牙龈的牙龈癌、在硬腭的鳞癌和口底癌等。

此病多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男性多于女性。但近年呈现两种新的趋势:一是年轻化,30岁以下的年轻患者日益增多,部分患者被确诊为口腔癌时还不到20岁;二是女性患者比例增加。

出现这些症状要当心口腔癌

一些口腔问题是疑似患上口腔癌的「信号」。比如长时间不愈的口腔溃疡,一般的口腔溃疡是自愈性的(通常在两周以内),如果口腔溃疡超过两周都不愈合,就需要找口腔专科医生检查,必要时通过活检来确诊。此外,口腔黏膜的癌前病变,比如白斑、红斑、扁平苔藓等,也要予以重视,建议随诊观察。

哪些因素导致口腔癌

口腔癌越来越普遍,可能与口腔卫生状况、某些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口腔卫生状况不佳,持续的不良刺激和损伤是导致口腔癌的一大凶手。烂牙、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等锐利的边缘,可刺激和损伤舌头,因为舌头运动得多,反复损伤溃疡,可能诱发口腔癌。

另外,经常熬夜引发免疫力下降,长期烟酒刺激致血管扩张,有害物质更易被口腔吸收,都是口腔癌的诱因。

为什么嚼槟榔容易引发口腔癌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1)物理性损伤:咀嚼槟榔时,槟榔纤维的摩擦会造成口腔黏膜的局部外伤和黏膜损伤。长期咀嚼檳榔,会导致损伤迁延不愈,形成局部的慢性损伤,引起慢性炎症和细胞增殖。

2)生物毒性:槟榔含有大量的多酚和多种生物碱,其中槟榔碱是最主要的成分,能明显促进上皮细胞的凋亡。

3)与烟草的协同作用:单纯咀嚼槟榔即可明显促进口腔癌的发生,而同时吸烟的槟榔爱好者发生口腔癌的几率更高。研究表明,咀嚼含烟草的槟榔,唾液中的毒性物质会显著升高,对细胞DNA合成等过程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除了口腔癌这种最严重的后果外,「口腔黏膜下纤维化」这种癌前病变更为普遍,带给患者的危害和折磨一点也不小——口腔黏膜硬化,自发痛、口干、味觉减退,后期张口受限,言语甚至吞咽也出现困难。

而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是癌前病变的一种,部分患者最终会转化为口腔癌。它给人带来的痛苦并不亚于口腔癌,是一种更为漫长的折磨。

而除了口腔表现以外,槟榔中的有害物质被身体吸收后,还可引起肝癌、食道癌、胃癌、肺癌及宫颈癌,钙、维生素B12及胆固醇代谢异常,以及影响排卵、精子活力。

对怀孕妇女来说,引起小产、不育及死婴等生殖健康异常。

口腔癌是绝症吗

不少人认为,「癌」等于「绝症」,若患上口腔癌能治好吗?

针对口腔癌,通常是以手术为主开展综合治疗(手术、放疗、化疗等)。以舌癌为例:

如早期发现,及早治疗,5年生存率达到90%以上,手术可在半小时左右完成,患者日后说话、吃饭几乎不受影响。

如到了中晚期才治疗,5年生存率就不足50%了,视病情可能会切除1/4甚至一半以上的舌头,通过术后修复可恢复部分说话能力。

如何预防口腔癌

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及时治疗,远离遗憾。为了避免患上口腔癌,日常生活中应建立良好的习惯:

1.

1
查看完整版本: 怎么看待嚼槟榔嚼出的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