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研学
---带你走进“第二课堂”的知识宝藏---
保亭中学高一年级名学生
槟榔谷开展非遗研学活动
5月16日,保亭中学组织高一年级共名学生,来到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开展“非遗研学”实践活动。
01
“非遗研学”方兴未艾
挖掘、保护、传承、弘扬
槟榔谷非遗研学游,打造海南样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作用。槟榔谷结合海南十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出非遗研学旅行项目,是提升非遗传承人自身价值,鼓励大中小学学生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举措。非遗与研学旅行相结合,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培养青少年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具有重要意义。
(滚动滑看更多精彩图片)
02
非遗村里探非遗
走进神秘的非遗村
听非遗匠心人讲述生动故事
保亭中学研学活动的第一站:非遗村。这里,有保存完好的黎族船形屋、黎族纺染织绣技艺、黎族树皮部制作技艺、黎族服饰以及黎族龙被陈列……对于保亭本地的学子而言,认知本土文化的“根脉”,更能凸显此次研学活动的重要性。
在这里,非遗匠心人从黎族千年文化历史引言,娓娓道出手工黎锦、船形屋、龙被的故事。一个民族的沧桑变迁,在老人娴熟的技艺中,以纯手工艺术的方式,展现出丰富而灵动的非遗魅力。
(滚动滑看更多精彩图片)
03
苗族扎染:创意十足的艺术
奇幻美好的的想象力
创意十足的苗族扎染
苗族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其目的是对织物扎结部分起到防染作用,使被扎结部分保持原色,而未被扎结部分均匀受染。
(滚动滑看更多精彩图片)
同学们在苗族扎染体验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制作出来的扎染有种浪漫的艺术美,这种喜悦和满足,是电子游戏无法比拟的。
04
享受黎族藤编的小美好
来源于自然的精华
把非遗“带”回家
黎族藤(竹)编技艺,原料来源于竹和藤,简单的材料经过非遗匠心人的巧手,可以编织出造型各异的器物。同时,黎族藤编技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它的属性不仅具有观赏实用的价值,更具有文化传承的价值。同学们说,亲手编织的藤篓是这个夏天最美的纪念品,一定要把它带回家好好收藏!
05
快乐热身+椰子战争
炫出青春色彩
感受传统竞技的无穷乐趣
来到悠黎客拓展基地,同学们在教练的组织下,来一场妙趣横生的热身互动——“拖拉机舞”,动感的旋律、青春的脸庞,在阳光下迸发出少年特有的激情活力!
作为“非遗研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趣味拓展融入了黎族传统竞技元素,例如“椰子战争”竞技游戏。
06
击浆拍浪来一场皮划艇竞技
清凉一夏
尽情释放快乐
这个夏天,湖面上吹来凉爽的风,五颜六色的皮划艇激起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加油!加油!”,各班级挑选出“精兵强将”,开展皮划艇竞技挑战赛。在同学助威声中,水面上荡桨飞舟、浪花激扬,大家你追我赶,气氛欢快热烈。
07
非遗课堂有奖问答
心里装下非遗小知识
“第二课堂”拓宽知识面
在观看了大型原生态实景演出《槟榔·古韵》后,景区文化讲解员围绕非遗主题,现场给同学们出题,答对的同学得到精美的奖品。学非遗文化、赢取文创奖品,这种新颖的方式,激发了同学们的积极性,纷纷举手抢答,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滚动滑看更多精彩图片)
保亭中学高一(12)班的岑雨欣说:第一次在槟榔谷参加非遗研学活动,让我忘掉了烦恼和压力,我是在快乐、轻松的状态下进行的,很直观地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非常有意义。
非遗研学正当时
致知于行向未来
疫情后,非遗研学旅行课程不仅对于学生知识理解的广度和深度有促进作用,而且对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体验以及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有着重要意义。槟榔谷非遗研学热潮的兴起,不仅是学校、家庭、社会对研学教育日益重视的集中体现,更是“疫”后旅游产业复苏的强心剂。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