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26岁男子一天一包槟榔,嘴里刺痛得像火烧
TUhjnbcbe - 2021/10/7 19:05:00
彭洋出诊时间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723/9222203.html

加头条君

随时随地可报料!

长沙26岁的小何一直觉得口里不舒服,一吃辛辣的东西牙龈和口腔黏膜就像火烧一样疼痛;食物稍烫一点,嘴里就起泡溃烂。他以为是上火引起的口腔溃疡,于是像往常一样用了治溃疡的药。

但过了2个月,疼痛的症状不仅没有好转,还愈演愈烈,连张口都变得困难。小何无医院口腔科就诊。

接诊的医师刘尔莎仔细查看了小何的口腔,发现口腔黏膜有灰白色病损,颊部、唇部、翼下颌韧带等处可触及瘢痕样纤维条索,于是诊断他为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如果病情进一步进展可合并有白斑、扁平苔藓、白色角化等黏膜病改变,甚至出现癌变。

“癌变?我这不是上火引起的口腔溃疡吗?怎么到了这么严重的程度?”小何顿时紧张起来。

医院口腔科主任徐红介绍,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是一种慢性的、潜在的、有侵袭性的、不可逆的胶原代谢障碍性口腔黏膜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口腔、咽旁甚至是食管的黏膜下组织进行性纤维化导致的口腔黏膜变硬、口腔灼烧感及张口受限。该病是一种高危的癌前状态,有较高的癌变风险,转化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概率可达7%-30%。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和咀嚼槟榔有较强的相关性。槟榔纤维粗糙,反复摩擦会造成口腔黏膜局部损伤。

另一方面,槟榔碱等化学物质具有细胞毒性,能杀伤细胞,引发黏膜组织损伤,机体修复损伤时需要细胞分裂,产生大量新细胞取代衰亡的细胞;细胞分裂需要DNA复制,每次复制都会随机产生一些DNA突变。反复刺激下,口腔黏膜持续损伤,突变不断累积,形成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最终导致口腔癌的发生。“患者如果同时有抽烟喝酒的习惯,患口腔癌的概率还会进一步增加。”徐红强调。

原来,小何自参加工作起,跟风学会了嚼槟榔,少则3、5颗,多的时候一天一包都不在话下。今年以来,小何一直觉得口腔内隐隐不舒服,不能吃热的、酸的、硬的,特别是刺激性的食物。他猜测这是口腔受到槟榔的刺激变得敏感,但是又无法下定决心彻底戒除。

刘尔莎予以抗炎、抗纤维化、改善微循环、补充微量元素等治疗,指导小何进行物理的张口训练,同时嘱咐他一定要戒除槟榔、烟、酒,避免辣、烫、硬等刺激性食物。

徐红提醒,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属于口腔潜在恶性病变,治疗的重点在预防,要远离烟酒、槟榔,不吃过烫的水与食物,避免刺激口腔组织;要清淡饮食,积极治疗口腔疾病、定期复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一旦出现口腔黏膜颜色、性状有变化或发现口腔内长有肿块、溃疡不愈、张口受限等情况,及时就诊。

来源:潇湘晨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26岁男子一天一包槟榔,嘴里刺痛得像火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