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调查发现,三亚市崖州区槟榔病虫害十分严重,但病毒性或植源体黄化病不太明显。7月,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受三亚市崖州区农业农村局委托,对崖州区抱古、北岭等村委会贫困户种植的槟榔黄化现象进行无人机统防统治。
7月19日起,崖州区组织无人机团队开展防治作业,每隔15天防治一次。第一次以杀成虫、部分卵和病为主,第二次杀新孵化昆虫和病害为主,第三次以巩固及营养为主,促进槟榔健康生长。经过三轮防治,大部分槟榔树已长出新叶,茎腐情况等到遏制,叶面整体转绿较好。经过前期调研病害情况,提出槟榔统防统治方案至今,已完成亩槟榔飞防。其中,户农户多亩黄化槟榔也逐渐转绿。
9月10日,在崖州区农业农村局技术员带领下,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特派员王绥利邀请海南大学教授李培征等一同到崖州区抱古村贫困户唐鹭,赤草村贫困户李文义、李国光,北岭村贫困户洪秀英种植的槟榔园,察看槟榔防治前后变化。
效果
经现场观察,槟榔园椰心叶甲、红脉穗螟等虫害已降低至10%以下,大部分槟榔园已不存在椰心叶甲危害;叶斑病、炭疽病发病率也低至10%下,槟榔植株整体长势强,心叶及顶叶均发育正常;少数部分槟榔还存在槟榔黄叶,但多是老叶。从防治效果及农户反馈来看,三亚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的槟榔统防方案得到认可。
据三亚市崖州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崖州区出现黄化现象的槟榔基本由病虫害、除草剂使用不合理、水肥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引起,很少有真正的病理性黄化。防止黄化现象反弹,不能单靠病虫害防治,还需要从水肥管理、标准种植方面综合提升。
下一步工作
崖州区将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槟榔病虫害防控知识宣传,指导农户正确识别槟榔黄化原因,科学预防和精准防治。同时,探索开展槟榔的标准化种植、管理试验示范,通过培育槟榔科技示范户,引导周边农户逐渐改变槟榔粗放式管理模式,为槟榔产业健康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夯实基础。
来源:海南省农业科技南部服务中心
编辑:林雪珍
海南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
权威/专业/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