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专家:陆斌
医院口腔颌面科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
这首我国南方广为流传的《采槟榔》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民歌,其中不仅有对于淳朴爱情的描写,还提到了一种对北方小伙伴而言略显陌生的植物——槟榔。
槟榔树来源丨美篇网
咀嚼槟榔,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仅次于吸烟、饮酒和饮用含咖啡因饮料的第四大精神依赖性习惯。然而,就是这个在世界范围内都大受欢迎的槟榔,早在年,就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认定为1类致癌物质。
来源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植物?又为什么会与可怕的癌症“绑定”的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走近槟榔……
年的槟榔种植史
槟榔原产于东南亚,我国种植和食用槟榔的历史可追溯至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就出现过槟榔的身影,“流落胥如,仁频并闾”,其中,“仁频”就是当时人们对槟榔的别称。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也有过相关记载:“槟榔,信南游之可观:子既非常,木亦奇特”;“性不耐霜,不得北植,必当遐树海南,辽然万里”。
正如文献记载所言,槟榔(Arecacatechu)在热带、亚热带地区较为常见,被广泛种植于中国南方一带及其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在分类上属于棕榈目、棕榈科、槟榔属。
新鲜的槟榔果来源丨维基百科
槟榔属于常绿乔木,茎直立,最高可达30米,顶端长有羽片状的叶簇。槟榔开花并不起眼,花落后结出椭圆形,仿佛迷你椰子一样的青绿色果实,就是可供食用的槟榔果了。
在槟榔产地,许多人会直接食用新鲜的槟榔果,而市面上常见的商品槟榔,则是槟榔果经熟石灰、槟榔叶以及多种调味料处理后制成的。
经过加工的槟榔果来源丨新浪网
据统计,全球约有6亿人有咀嚼槟榔的习惯,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南部以及西方国家的移民人群中。
槟榔是如何让人上瘾的?
小编从来没有吃过槟榔,不过据尝试过的小伙伴的反馈,无论是新鲜的槟榔“青果”还是经过加工的商品槟榔,都有一种强烈的刺激感,口感和味道完全不能与现在的各种糖果以及果脯相提并论。
那么,槟榔究竟是凭借什么,让全球将近10%的人口对它趋之若鹜的呢?
几种生物碱,包括槟榔中的生物碱成分
来源丨网易
槟榔的成瘾性,主要还是由于它具有的兴奋作用。许多人在咀嚼槟榔后都会进入精神亢奋的状态,这一现象主要与槟榔中的生物碱成分:槟榔碱和槟榔次碱有关。与很多生物碱一样,槟榔中的生物碱成分能够刺激人体分泌更多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除此之外,有的商家为了吸引顾客,会在在槟榔的加工过程中使用麻黄,其中的麻黄碱不仅会使人上瘾,其分子结构还与毒品冰毒十分相似,对神经具有很强的刺激作用,长期食用很可能会产生依赖性。
致癌,不是危言耸听
相信“让人上瘾”这个说法已经让许多小伙伴对槟榔望而却步了,而这还不是它最可怕的地方,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槟榔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