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浪潮下
运营商如何寻找新增长机会?
5G研究已成各运营商工作重点 宽带络好比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由运营商建设,目前运营商建设成果如何? 李安民:面对互联的飞速发展,电信运营商不仅要提质增效,更要发挥基础运营商的优势,使用新技术、新络支撑互联及 互联+ 的快速发展。 中国电信今年已经开展了VoLTE的技术验证, 4G+ 在8月1日在部分城市正式上线, 4G+ 基于载波聚合技术,将显著提升消费者上速率。此外,为迎接5G时代来临,中国电信也正从技术、业务、商业模式等方面紧锣密鼓地推进工作。 陈扬帆:在固定络方面,中国联通计划于2016年全面完成光纤改造。在移动络方面,到5G时代除了人与人的连接,还会有物与人、物与物的连接,络接入终端数量将是现在10倍甚至100倍,那时络速率会更快、功耗也会更低,我们希望5G是开放的共享平台,无论4G与5G还是移动络与固定络都能够更好融合。 沈红群:中国移动在4G络上采取超常规建设策略,目前中国移动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4G络。中国移动的4G络基站建设仅大概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却已经接近了2G络基站20余年建设数量。 在为用户提供现有服务的同时,中国移动还不断跟进5G的研究,不仅担任我国IMT2020专家组重要职位,还牵头制定5G需求白皮书。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移动还积极发挥国际影响力,不断推动中国标准能够被全球接受。另外,在核心络上,我们的络正向通用化和软件化发展,相信随着发展的进步,未来络将会更加开放、灵活。 创新是根本 运营商未来在技术上会有哪些突破?未来络趋势如何?如何解决目前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 沈红群:随着用户需求不断增长,移动电话替代了固定电话,未来络在接入端的趋势也是移动络替代有线络。 陈扬帆:目前光纤骨干仍然是流量承载最重要的络。从用户接入侧来看,随着Wi-Fi/4G/5G的发展,未来用户的接入方式会更多,也会更灵活。 李安民:运营商需要拓展服务,例如中国电信在宽带上推出了 五星级服务 ,这种服务不仅可以更好地推动带宽升级,还能让用户享受与带宽相匹配的服务等级。除此之外,中国电信针对系统提升进行了大量的创新,通过应用创新、服务升级及核心系统升级,可真正提升带宽,为产业的升级、民生服务做出贡献。 流量趋势下,运营商转型成重点 以前运营商经营更多的是语音,现在经营更多的是数据、是流量,面对这样的趋势三大运营商应如何转型? 沈红群:三大运营商都处于从语音经营向流量经营的转型时代,运营商应如何转型?第一个转型是络,络转型对中国移动而言就是让用户能够更多地从2G/3G络向4G络迁移。 第二个转型是终端,首先,目前TD终端产业链完善,全球几乎所有的芯片厂商及终端厂商生产的产品都能够支持TD标准。其次,我国终端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华为、联想、小米、VIVO等厂家非常有影响力,其产品也正走向国际。最后,在我国终端厂商的努力下,终端价格明显下降,4G终端推出速度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