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是“约茶记”第篇原创文章,我是茶小约
有些书需要好好读,周红杰的《云南普洱茶》便属此列,小约邀你一起共读此书,每期读书分享,都会放上思维导图与原文,欢迎一起阅读。
这书以前读过,再读时发现,有些问题需要再次明确,或者说书上说得比较严谨,对于不确定的内容不会轻易下定论,但是这些问题确实也是需要了解。
如:在涉及普洱茶分类的时候,说到“以年代分”可分为:一年普洱、二年普洱乃至陈年普洱。这里面就少了关于“中期茶”的内容,为什么会少了这个知识点?
我猜是本书重点不在此,以及中期茶概念本就有些模糊的原因。
这也不能怪作者,毕竟这些模糊,没有定论的概念是不能在书里随便写的。
但是对于读者而言,这时候就需要自己进行添枝加叶了,遇到问题自己补充,深入探究,这才能达到读一本书,有十本书的收获。
一起读书是个好玩的事情,可以相互勉励,相互讨论,学习效果更好。
可以大家各自自己读,偶尔来看看文章与思维导图,这样可以自己控制节奏,适合深度思考,自由度较大。
也可以,很随意得像平时刷朋友圈、咨询一样读,每次读一部分,这种比较轻松。节奏根据小约发文的节奏来(还没定发文节奏,我尽量增加更新频率)。
以下为《云南普洱茶》原文,欢迎一起阅读:
“导读”部分:
什么是普洱茶?
普洱茶是以地名而得名?是以集散地而得名?还是以加工方式所形成的种类而得名?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解释。
普洱茶的独特保健功效?
普洱茶是一种后发酵茶,与其他茶类相比,平和醇正,不寒不燥,护胃养胃,降脂减肥。
普洱茶的独特风味是如何形成的?
在遥远的过去,山民将采摘的云南特有的大叶种茶叶杀青后在太阳下晒干,先制成晒青毛茶,再经蒸压成型,制成紧茶。然后,再通过马帮将其运往远方。其间,为防止茶叶齑碎币口包装方便,会对茶叶喷洒少量清水。这祥,茶叶在漫漫的路途中进行着缓慢的冷发酵,形成了云南特有的大叶种后发酵普洱茶,这种茶具有醇和、耐泡、陈香的特点。
普洱茶可饮、可藏、会升值。普洱茶具有甘、滑、醇、厚以及陈香的特点。汤色红浓明亮;香气是陈香味和槟榔香、桂圆香、甜香等;滋味讲究醇和、爽滑、回甘。普洱茶耐贮藏,并且贮藏一段时间后普洱茶的品质会呈上升趋势。
普洱茶茶艺?
要泡好一壶普洱茶应用容量稍大的壶具,用软水,同时掌握好水温、投茶量、冲泡时间三个要素。
普洱茶的选购?
应先开汤品赏再购买。通过三次以上高温、长时中泡。如果每次冲泡的色、香、味变化不大,且具备甘、滑、醇、原、顺、柔、甜、活、洁、亮、稠的特点,即为好的普洱茶。
普洱茶陈香不带霉味
普洱茶的“陈韵”是以汤亮、醇和、温润、香高、甘甜、纯正称奇。任何肉眼可见的发霉茶,嗅觉可闻到的刺鼻茶,品茶中喉、舌、口感觉到的叮、刺、挂、锁喉茶,从健康、保健角度和食品卫生要求来看都是不好的。
普洱茶的种类
普洱茶以形式可分为散茶、饼茶、沱茶、砖茶等;以加工方式可分为青茶(晒青茶)、熟茶(后发酵茶);以年代分可分为一年普洱、二年普洱乃至陈年普洱。
有个问题值得思考:普洱茶的分类有多少种?具体都是什么,其中有哪些是有待商榷的?(文章,梳理该问题答案)
以形式分:散茶、饼茶、沱茶、砖茶、颗粒茶(碎银子、老茶头)、粉末(茶粉)、再加工固体(茶膏)……
以加工方式分:青茶---晒青茶、熟茶---后发酵茶
按年代分:茶(当年茶)、一年、两年、X年、老茶(中期茶是怎么确定的,有没有具体年份?)
按树龄大小分:树、小树、老树、古树(这些树形态,年龄,以及特点是什么)?
按树形分:乔木、灌木、矮化树、高杆树、藤条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本文系“约茶记”整理发布,编辑:茶小约,图片为约茶记原创,禁止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