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只有湘潭人爱嚼槟榔 [复制链接]

1#
程少为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m.39.net/pf/a_8231855.html


  逢过年回家,总要被叮嘱,“记得帮我带特产回来。”就这一句话,可是让在外地上班上学的正宗湘潭人头疼不已。对于湘潭人而言,槟榔就是特产,湘潭就是“槟榔的故乡”?但是许多外地人吃不惯槟榔……


  其实,槟榔并非湘潭原产地的。但只要你是正宗的湘潭人,口里总是少不了嚼口槟榔。离湘潭不远的长沙、衡阳、邵阳人都没有这一嗜好。外地人嘲讽说:“湘潭人是只宝,口里含把草,吞又吞不下,戒又戒不了”。为什么湘潭人独爱嚼槟榔,说起来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

(槟榔)


  明末清初年间,湘潭是一个著名的药都。安徽商人黄克念、程奭(shi)两个同乡,携家眷结伴在县城落脚,做的是药材生意。黄老板有个如花似玉的千金,程老板家是个少爷。两个人在生意场上打拼了多年,你帮我助,感情笃深,眼看着女儿长大,就合计结为儿女亲家。


  黄小姐心灵手巧,吹拉弹唱、女红家务样样精通。程少爷人长得白白净净,会打算盘,会记账,帮助父亲打理生意。可就是有一宗事令两家老人牵挂。黄小姐过门三年,肚子不争气,一直空瘪瘪的。程老夫人天天吃斋念佛,往东岳庙烧香许愿,也不见成效。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黄小姐心急如焚,晚上做梦多次抱上了一个大胖娃娃,可是醒来后,肚子依然如故。她流的泪水都把枕头都湿透了,话也不多讲,整天躲在房里羞于见人。

(槟榔树)


  清顺治六年(年)正月,清兵攻破县城,大开杀戒,见人就砍。县城上万人,逃的逃,死的死,最后不满百人。湘潭城到处是人的尸首,血流成河,腥气熏天,野狗、苍蝇成堆,连湘江河的水都带有腥味。这时候,黄小姐突然肚子鼓了起来,而且不爱吃饭。程老夫人见状,甚是高兴,认为是菩萨显灵,程家有后了,三天两头就往庙里跑,烧香、许愿、捐功德钱、放生,忙个不亦乐乎。


  谁知媳妇这个大肚子怀了一年多,总不见毛伢子下地。经当地老郎中测脉诊断,黄氏女并不是怀孕,而是患了膨胀病,换句话讲,就是一肚子气,乃流行的瘟疫。程奭放下手中的生意,亲往东岳庙求签问卦。


  庙里方丈老和尚告诉他:你媳妇的病是沾了污秽气,喝了不洁水造成的,如不及时医治,有生命危险而且很多人都会传染上。程奭请教有何妙方可治。老和尚告诉他:“要治也不是难事,你把满城尸骨收殓,彻底搞一次清洗。用槟榔加甘草熬汤,或蘸石灰生嚼,此病自然会好。程奭听了大喜,谢别老和尚。一边与亲家黄克念出资,将散布城区死难者的骨骸收殓起来,在其城郊外三湖头岭购买一块土地进行土埋,三篓一冢,共两百余座。其儿专程去海南岛购进大批槟榔青果,用大锅熬汤,给大家喝;不愿喝汤的分发槟榔果当零食嚼。不久,黄小姐的大肚子消失了,城区的人也没有受传染。后人为纪念黄克念(字希倩)、程奭(字青来)的善举,在县城小东门外东岳庙附近建“希青亭”,供行人瞻仰和躲日避雨。当地一些灵泛角色从市民嚼槟榔的习惯中看出商机,从海南岛和云南、台湾、泰国购进大批槟榔,进行风干贮藏,到用时用开水泡一下,然后切开,蘸上石灰水、卤水、薄荷油等辅料,嚼起来别有风味。


  湘潭人嚼槟榔从此上瘾成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