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方养生指南#
医学前辈孙燕院士,研究癌症长达60多年,是我国肿瘤内科治疗的先驱。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但依旧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同时身体也很健壮,每周都会照例参加会诊、查房和门诊。
孙燕院士虽然年过半百,但仍然坚守在肿瘤研究的一线岗位上,致力于推动我国肿瘤内科研究的发展进程,因此在业内具有很高的威望,被称为“中国内科肿瘤学之父”。
孙燕院士提到:从个人角度出发,对于肿瘤,我们并非完全没有办法防治。在平时,要重视维护身体健康,预防癌症,同时要了解并远离致癌物和各类致癌因素,降低人体患癌的风险。
一、研究癌症60多年,孙燕院士:不想癌细胞活跃,或远离这6种东西
1、槟榔
槟榔属于中药材,但是市面上卖的一些槟榔中含有很多添加剂,例如:荖花、石灰、荖藤等。这些添加剂属于致癌物,具有很强的致癌性。
很多人在平时喜欢嚼槟榔。经常嚼槟榔,容易提高患口腔癌的风险,还容易导致身体中其他器官组织的癌变,使身体患上喉癌、咽癌、食道癌、口腔癌等恶性疾病,根据临床统计,在所有的口腔癌患者中,有88%的口腔癌患者经常嚼槟榔,所以应该马上戒掉嚼槟榔的习惯。
2、酒精
人体患结直肠癌与酒精的摄入量有关,酒精摄入量越多患癌风险越高,二者呈现出正相关性。酒精会影响甲基的代谢水平,抑制身体对于叶酸和蛋氨酸的吸收,因此会提升患结肠癌的风险。此外酒精进入人体后,在新陈代谢作用下会分解形成乙醛,这类成分具有较强的致癌性,可能会导致结直肠癌向肝转移。
3、味精
味精中含有左旋麸胺酸,有助于身体健康,但是味精中的右旋麸胺酸成分,进入身体后,会形成自由基,不利于身体健康。
因此,在平时要严格控制每日味精的摄入量,将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内。如果身体中摄入的味精量超标,会提升血液中的钠含量及麸胺酸水平,降低人体对于钙、镁等元素的吸收利用率,容易使身体缺钙,危害骨骼及牙齿的健康。
4、烟草
烟草致癌性强,是世界癌症诱因中,最大的可避免因素,根据数据统计,每年因吸食烟草患癌死亡的人数约占22%。吸烟会提高身体患癌风险,使机体患上食管癌、肺癌、口腔癌、喉癌、肾癌、咽喉癌、胰腺癌、膀胱癌、宫颈癌及胃癌等恶性疾病。其中,因肺癌致死的人群中,70%的人都有吸烟的习惯。
二手烟又被称为环境烟草烟雾。很多人即便不吸烟,也会受到二手烟的影响,使身体患肺癌的概率升高。无烟烟草又被称为鼻烟、口用烟草或嚼烟,经常吸食这类烟草,会提高人体患胰腺癌、口腔癌和食管癌的风险。
5、长时间储存的油
很多人会在家中买一大桶油放着,方便平时食用。这种购买习惯,虽然可以避免我们频繁的去商场买油,但也会使油在短期内吃不完,放置的时间过长。虽然三伏天已经过去了,但是现在的气温依旧较高,如果长期放置的话,油可能会变质。
油变质之后,会生成很多有害成分,这些成分进入人体之后,会增加肝脏的排毒代谢负担,使肝功能受损。而且变质的油中,可能会有黄曲霉毒素,具有较强的致癌性。
6、中式咸鱼
中式咸鱼是将咸鱼放在盐中腌制之后,在阳光下暴晒制成的。这类咸鱼在制作的过程中,会在浓度高的盐中进行腌制,容易滋生亚硝酸盐。肠胃是一个酸性环境,当亚硝酸盐进入到肠胃,在酸性环境作用下,会形成亚硝胺,这类成分致癌性强,容易提高人体患胃癌和食管癌的风险。
有研究发现,人体患上食道癌、胃癌和鼻咽癌的概率,与吃咸鱼的频率呈正比。
二、预防癌症的方法
1、定期体检,每年最少1~2次
在平时,要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医院进行1~2次体检,能尽早的发现肿瘤。肿瘤隐蔽性强,如果只是偶尔体检一次,很难准确的发现肿瘤。例如,很多早期肺癌患者,只有50%是通过痰液、胸片和X光检测发现的。所以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提高体检频率,能更早的发现肿瘤。
2、保持良好的心态
如果在平时生活中,经常生气,脾气暴躁,或者长期处于低落的情绪中,容易诱发癌症。所以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一个好的心态,能有效的预防疾病,防癌抗癌。
3、多运动
运动对身体有很多好处,能加速垃圾毒素等代谢排出,促进血液循环,提升新陈代谢速度,还有助于舒缓肝脏的运转压力。所以在平时生活中,即便再忙碌,也最好能抽出一些时间来进行体育运动。通过锻炼身体,能加速脂肪的燃烧,激活肝脏活性,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能有效抵御疾病。
4、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
很多人在平时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熬夜唱歌、夜不归宿、打麻将等。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促进体质酸化,提高患癌风险。所以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维持机体的弱碱性环境,才能有效预防癌症。
结语:如果在平时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各类危害身体健康的不良行为,就能有效的防癌抗癌,降低身体的患癌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