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习设订阅号
设计干货杜绝注水
黄子钦,年生于台南,毕业于台湾艺术学院美术工艺系。热爱艺术创作,平日里喜欢在旧货里寻找人们的共同记忆,会把旧书报刊、照片等老物件,以拆解、拼贴的方式,灌上保丽胶封存在透明固体里,被称为沿着历史轨迹进行创作的人。
黄子钦曾在诚品书店担任平面与橱窗设计师,在职的那几年,他布置过无数的橱窗。黄子钦说:那时在工作上单位给了很大的创作空间,以至于创作到最后反而是要让自己点头才能过关!
正是这份对工作的坚持与严谨的态度,在加上布置橱窗的经历,深刻的影响了他之后的创作。
左:拼贴作品/右:保丽胶作品
对黄子钦而言,设计不仅仅是将事物美化,也是极简,除去杂质、保留精华后,剩下的就是人们最基本的审美需求。在黄子钦的作品上常常可以看到许多朴实又原始的素材,因为它们能表现出最直接的乡土庶民情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拼贴与保丽胶作品。
利用收集来的素材进行拼贴、堆叠,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彷彿让人看到了纸上的橱窗。在他累积的不少作品中或多或少都会看到拼贴的影子。
穿越岛国科幻推理·摩登复古录像
在黄子钦近期参与的设计作品中,他多以早期画报的拼贴风格呈现,并以鲜艳强烈的原色展现出视觉的冲突效果,用照片、图片、文字、印刷文件等大量的资料进行拼贴创作,让画面看似简单粗旷,实质上却一点也不简单,反而还能让受众在画面上一再的咀嚼欣赏。
《暴民画报:岛国青年俱乐部》
黄子钦表示,手工感最能传达出当下的强烈情感与氛围,以这本《暴民画报:岛国青年俱乐部》为例,里面的文字多以手写粗糙的风格呈现,读者可以从文字、字体与颜色上,深刻的感受到不同角色的民众在事件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
以上是黄子钦其它的一些拼贴作品
黄子钦在翻阅着自己的收藏
拼贴是黄子钦进行创作的识别标志之一。平时使用的素材,大多都是由黄子钦自己收集而来,因为他在平日里就有收集东西的习惯。在他的家中,墙角、书柜都放满了收集而来的成果,每一本、每一页都非常整齐的收纳在透明的资料袋中,可以看出这些东西对他而言是非常珍贵的。
除了平面设计作品外,自诩为工匠的黄子钦,创作的一系列保丽胶手工艺品也让人印象深刻。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轻易可见的物品,彷彿被装进了透明的橱窗中,每个都在静静的诉说着属于它们自己的故事。问及为何会创作这一系列的作品,黄子钦表示:因为我很喜欢记忆与历史!也喜欢用双手创造出具有温度的东西。
保丽胶封存的各种不同物件
照片、阿妈的粉盒、皮鞋、蝴蝶等,他将这些消逝的记忆封存并具像化,以保丽胶为容器将它们封进其内部中,以一块块晶莹剔透的水晶体出现。
记忆标本
黄子钦表示,水晶体其实是一个抽象的时空概念,它与现在我们所身处的时空是互为平行的关系。就像进入电影院看电影,在那几个小时里,我们已经完全进入了电影的场景时空中,随着剧情的变化,我们体验到了由不同的人物所带来的人生历程。因此不论是黄子钦的水晶体,还是历史古物,它们都能带领着观者进入当时的时空记忆中,进而使人与物相互对话或产生共鸣。
而这一系列的保丽胶手工艺品,也让黄子钦在创造别的作品时拥有更多的可能性!他提到,其实设计师都要有立体的概念,像是设计产品或书籍封面等,这些都是要实际制造或印刷出来的东西,所以设计师在一开始执行设计任务时,有必要将落地后的效果也一同考虑进去,这样实体生产或印刷出来后才不会与想像有太大的落差。
向上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