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便秘那点事儿2 [复制链接]

1#

人要健康,首先得吃喝好,拉撒欢,哪一点出问题了都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健康

有人说:我压根没有要大便的感觉,三天,五天,十天,半月,觉得自己像貔貅,只进不出

有人说:我的大便可能不受地心引力控制,就像挤一管快用完的牙膏

有人说:我一两天一去,但那种坐在马桶上,或蹲在便池上,用尽各种方法,使出洪荒之力还是解不出来的无奈、焦躁实在无法与人言

……

下面通过我的病例再来看便秘那点事儿

病例1

老年男性,年近八旬

大便难数十年,近半年无明显诱因加重

无大便颜色、性状改变,无明显腹胀,未服通便药

大便不干、但便不尽感,毫无畅快感可言

4天前因食黏物、冷物后出现纳呆、脘痞、腹微胀

素脘寒、乏力,无明显口干、口渴

舌淡红苔根略白厚,舌下略瘀,脉弦细

年至年,每医院行肠镜检查,结果正常

胃镜提示:胃息肉,胃镜下切除

口腔扁平苔藓10年;股外侧湿疹数十年

凉奶,凉酸奶,凉糕,均属于寒凉黏腻之物

便秘虽数十年,但并无器质性损害,也不是某些疾病所继发

四诊合参,应是脾阳虚、气弱,脾运失健,近日又加之寒湿黏腻之物损伤中焦脾胃

议温运中焦,升清降浊

生白术、*参、高良姜、肉桂、升麻、枳壳

生白术需重用,一般用量50g起,可用至-g

5付后复诊,消化正常,大便较畅快,每天2次,略稀

余同前。舌淡红苔根略白厚,脉弦。

生白术、升麻、枳壳、肉桂、麸炒苍术、杏仁、*参

7付后复诊,大便较好,舌淡红厚苔渐退

偶有嗽痰,脉弦

上方加陈皮、法半夏,去苍术,7付

其实治疗至此,只需善后调养,就能达到如下效果

然而,治疗期间,老人家再次饮凉奶

再次出现消化不良,大便稀溏,日3次,便不尽,腹微胀满

补充尚有夜尿频,阴囊潮湿

舌淡红苔根黄厚,脉弦

遵原方加麸炒苍术、木香、薤白、土茯苓

7付后复诊,大便调,日1-2次,偶有不尽感,夜尿频好转,舌淡红苔根略厚,脉滑

生白术、干姜、*参、土茯苓、泽泻、升麻、木香、麸炒苍术、薤白、路路通

7付水煎服,隔日服

随访,舌淡红苔薄白,大便稳定

病例2

老年女性,年近七旬

大便难数年,便如球,无脘腹痛、胀,常年依赖开塞露通便

1月前出现味觉异常,进食无味,舌、咽及脘中灼热,食酸物加重

素喜食凉,多愠怒,纳寐可

舌淡红苔白厚,脉弦

慢性胃炎病史

愠怒就是生闷气,自己憋着生气,很伤身体

七情所伤,脾阳虚弱,而致脾气失于健运,腑气不得顺降;又兼经中郁火

议温运脾气,和调胃气,兼清郁火

干姜、生白术(重用)、生蒲黄、连翘、枳壳、佛手、升麻、川芎、白芍、焦栀子、豆豉

7付后复诊,大便调,灼热感减轻

仍口中淡,胃酸、反酸,午后重

舌淡红苔薄黄,脉弦

干姜、生白术、枳壳、佛手、白芍、川芎、升麻、吴茱萸、黄连、海螵蛸

7付后复诊,除口淡未缓解,其余均显轻

舌淡红苔薄黄,脉弦

上方加*参、连翘、桂枝、金钱草

去海螵蛸、吴茱萸、黄连

7付水煎服

至此病情基本稳定,但仍需调节情志

古人言:此非仅草木可为,当移情易性

病例3

老年男性,年过花甲

结肠癌结肠切除术后出现便难,10年,2-3天1次,近年加重

无便意,脘腹多胀,腹不痛,长期依赖通便药(如麻子仁丸),服泻药后里急后重

夜间及晨起口干口苦,肠镜见单发息肉(病理结果正常)

冬季多咳,项背酸疼不适

舌暗红苔黄厚,偏瘦

既往大量饮酒史,已戒酒多年

否定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病

10年前结肠癌行结肠切除(切4cm)

癌症本就消耗气血,加之手术,更伤损脾气及大肠气

手术还造成大肠络脉伤损,瘀血阻滞

患者老年,气血趋于衰退,且长期服用刺激性泻药类通便药,加剧上述伤损

议当归芍药散加减,重用生白芍

当归、生白芍、生白术、茯苓、泽泻、川芎、木香、焦槟榔、生薏苡仁、旋覆花、桃仁、薤白

7付后复诊,排气多,有便意,大便成形,略干

排便不规律,仍口苦口干,腹部多胀满,自觉有火

舌暗红苔薄白根黄厚。

上方加减又服用12付

复诊,腹不胀,口干口苦好转,便意仍少

仍觉多火,期间间断加服少量槟榔四消丸

时值中秋,饮食不当,连日脘腹痞满不舒,情绪不良,停药数日

舌尖红苔薄黄,脉弦

治疗陷入僵局,患者情绪亦不良……

经过重新思考分析,仍遵之前思路,但改为散剂

当归、生白芍(重用)、生白术、泽泻、川芎、苏木、焦槟榔、枳实、厚朴、竹茹、玄参、苦杏仁、知母

1付研为细末,5g/次,3次/天

终于迎来了曙光

患者自述,脘腹皆舒,有便意,大便好转,便偶不爽

舌暗红苔白,裂纹

稍作调整,继续服用

去竹茹、知母,加栀子、皂角刺

1付研为细末,5g/次,3次/天

后期随访,情况比较稳定

便秘虽不是大病,但与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密切相关,需要我们积极对待

时间短,病情浅者,尚可期望数十日而愈

数年之病,伤损之体,缓慢调治尚不一定能复旧,又何来覆杯而愈呢

希望病情迅速好转的心情,可能医生比患病之人更急切

医患应当精诚合作,共抗疾病

喜欢就点“在看”吧

End

丁春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