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吃槟榔真的美女变丑女 [复制链接]

1#
美女变丑?先来简单的认识一下“槟榔小哥”!

槟榔(ArecacatechuL.)为棕榈科常绿乔木植物,其主要成分为槟榔碱。我国引种地以海南生产的槟榔最为出色,饮誉四海[1]。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槟榔(SemenArecae),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槟榔又名仁频、宾门、橄榄子、大腹子、青仔、榔玉等。

使人上瘾的“魔果”有这么神奇?槟榔确实有这样的魔力。这是由于生物碱的影响,吃完后脸色潮红精神亢奋。槟榔中含有多种生物碱,槟榔碱和次槟榔碱是最主要的成分。这些物质和其他生物碱一样都会对人体机能产生影响。其中,槟榔碱可以刺激内源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结果是脑垂体释放更多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之后让肾上腺产生更多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其实简单点来说,那就是:在人体内产生了兴奋过程。“魔果”也有其神奇之处

槟榔味苦,性辛、温,归胃、大肠经,具有杀虫消积、降气、行水、截疟、固齿杀菌等功效,长期以来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槟榔碱在一定的剂量下能刺激M受体以补偿乙酰胆碱的不足,促进机体兴奋,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槟榔碱是已知的槟榔组分,已被多项研究证实具有类似胆碱的平滑肌兴奋效应。有研究通过对健康人口服槟榔颗粒后观察胃电图[2],发现槟榔能够通过增强胃电活动促进胃动力。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石翠格等[3],将血管内皮细胞与不同浓度槟榔碱预孵育20h后给予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损伤,内皮细胞经与槟榔碱预孵育后,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直接接触的细胞。说明槟榔碱有保护内皮细胞、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槟榔果作为一种嗜好品,流行广泛却具有潜在毒性。

长期吃槟榔让美女变丑女!

槟榔在临床上有着神奇的功效,但长期嚼食槟榔会使牙齿变黑、磨损、动摇。牙齿是一个人的“门面”,想想都可怕,爱美的人们注意了,别人呲牙一乐,都是大白牙,您这边一呲牙,满嘴的小黑豆,着实与美丽挂不上边。关键是除了“小黑豆”之外,更严重的是长期食用槟榔还会引起牙龈萎缩,造成牙周病,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及口腔黏膜白斑症。如果美丽可以用高科技挽回(牙齿美白之类的),但是牙周的健康很多时候可就是回天无力了。

长期嚼槟榔很可能是导致口腔癌的罪魁祸首!

有研究初步探究了槟榔碱对口腔黏膜异常增生上皮屏障确有影响[4],如果长期大量的嚼槟榔,很可能会引起口腔黏膜下纤维性病变,这是导致口腔癌的直接原因。咀嚼槟榔致病、致癌的前提是槟榔中所含的生物碱(以槟榔碱为主)能顺利通过正常或已经发生病变的口腔黏膜上皮屏障,从而影响到健康。(槟榔本身含有的槟榔碱并不是很高,所以长期大量吃才会危害到健康。)

槟榔除以上毒性外,还有肝肾毒性、生殖毒性、免疫抑制毒性等。

疑惑?为何平时不建议我们多吃呢?

槟榔有药用和食用之分。两者主要成分均为槟榔碱,但药用槟榔的安全性远高于食用槟榔。

药用部位各异。食用槟榔主要为幼果、果壳;药用槟榔则为槟榔成熟果仁。

炮制方法不同。食用槟榔用石灰水浸制,对口腔黏膜有严重的化学性损伤;而药用槟榔经过炮制、提取、除杂等处理以减毒,对口腔黏膜无化学性损伤。

服用方式不同。食用槟榔在口中长时间咀嚼,对口腔黏膜有损伤;药用槟榔是吞服,一饮而进,不会对口腔局部造成损伤。

服用疗程不同。食用槟榔长期食用,不断刺激口腔黏膜,会进一步恶化就是口腔癌;药用槟榔的疗程一般为7~14d,不会引起蓄积中毒、慢性损害及癌前病变。服用剂量不同。食用槟榔用量很大,无剂量限制。药用槟榔有剂量限制,用量较小,一般不会引起急性中毒。服用人群不同。食用槟榔无适应症、禁忌症等限制,男女老少,健康人与患者皆可食用;而药用槟榔有适应症、禁忌症等限制。

参考文献:

[1]陈锡沐.南方名贵药材栽培与加工[J].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96-.

[2]孙娟,曹立幸,陈其城,等.槟榔对健康人胃电图及胃动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7(2):.

[3]石翠格,胡刚,汪海.天然药物槟榔碱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7(12):.

[4]侯冬兰,陈蓉,高义军,等.槟榔碱和Ca2+对口腔黏膜异常增生上皮体外模型通透性的影响[J].口腔疾病防治,,25(1):21.

黄湛航主管药师

广州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执业药师,毕业于广东药学院药学系,医院药学工作二十多年。

注:文章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用于公益传播。在此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广州医院黄湛航

审稿:广东省药学会广州医院魏理

编辑:广东省药学会中医院医院罗晓莹

喜欢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