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高的树上摘槟榔你以为是海南民歌吗其实 [复制链接]

1#
百家讲坛明亡清兴六十年第五部 http://www.dongnancar.com/ysjxls/19255.html
北京手足癣医院咨询 http://m.39.net/disease/a_8593664.html
湖南民歌不仅有美丽动人的歌词,曲调也清新脱俗,别具一格,能表达出各种不同情感。有浑园嘹亮的山歌、优美抒情的小调,有欢快活跃的花灯、低沉哀怨的曲艺,还有气势磅礴的劳动号子、荡气回肠的薅草锣衬鼓,以及激昂向上的革命歌曲,其曲式结构严谨,曲体多样,尤其是词的运用,使民歌在烘托气氛、揭示人物内心情感等方面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说起湖南民歌,最熟悉不过的是《浏阳河》、《辣妹子》等,其实要说最早传唱开来的湖南民歌是《采槟榔》。

《采槟榔》

採槟榔凤飞飞-凤飞飞金赏辑3

作曲:黎锦光(湖南湘潭)作词:殷忆秋

来源:湖南民歌《双川调》

年周璇原唱,其歌词朗朗上口,简洁明快,风靡上海,遂成为周璇名曲。二十世纪八十到九十年代该歌屡屡被多名歌手翻唱,如奚秀兰、邓丽君(邓丽君曾在82年的演唱会上现场演唱该曲)、凤飞飞、龙飘飘、卓依婷、小萍萍等,此歌又再次风靡,成为现在人们耳熟能详的老上海流行乐之一。

湖南花鼓戏名篇《刘海砍樵》

从流传千年的民间传说发展到民间传统小戏――花鼓戏、民间神话舞剧以及山水实景音乐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历经了从常德洞庭湖地区走进省城长沙,从湖南流传至全国的发展历程。

历史渊源:刘海砍樵源于刘海和胡秀英一段坚贞的爱情故事。

①民间艺人以广为流传的《刘海砍樵》传说故事为原型,在整理、吸收民间艺术的基础上逐步将其改编成常德花鼓戏传统剧目《刘海戏金蟾》。

②解放初期,著名花鼓戏艺人、老一辈艺术家何冬保又将传统剧目《刘海戏金蟾》整理改编成《刘海砍樵》,重新将其搬上舞台。该剧于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获演出二等奖、演员三等奖。

③20世纪50年代《刘海砍樵》以“湖南花鼓戏”的品牌推出,取得了轰动性效应,传遍祖国大地,成为名副其实的“湖南花鼓戏第一剧”。

《浏阳河》

作词:徐叔华作曲:唐璧光

这首蜚声中外的湖南民歌,传唱至今,经久不衰,与这首歌的走红相比,它的作者唐璧光确是历经坎坷。

①解放初期,长沙市工人文工团排演的歌剧《田寡妇看瓜》,唐璧光担任执行导演和作曲,他从《田寡妇看瓜》得到灵感,又从中国古老的民歌《孟姜女》中吸取了一部分音调,加以提炼、改造、发展和再创造,于是,《浏阳河》原曲诞生了

②第二年,长沙市湘江文工团排演歌剧《双送粮》赴京汇报演出,其中《浏阳河》的唱段采用的是当时全国流行的小放牛调,领导和专家审查时认为不妥,没有湖南特色,建议重新作曲。

③后《双送粮》第三曲被独立出来,取名《浏阳河》,这首歌被逐渐传唱开来,66年来,它被广泛录音广播、灌制唱片、出版曲谱,不知发行、出版过多少次,成为脍炙人口的中外名曲。

《挑担茶叶上北京》

作曲:白诚仁作词:叶蔚林创作于年

《挑担茶叶上北京》巧妙地融会了湖南的桑植民歌、城步民歌与衡阳山歌和韶山山歌的音调,其音乐结构,既有有瑶腔化山歌方整划一的特点,又有高腔山歌的走腔挥声。它的作曲者是有着“湖南民歌之父”的白诚仁,《挑担茶叶上北京》描绘了种茶人采了新茶,挑着茶叶上京的形象,表现了人民的幸福生活。

《郎从门前过》桑植民歌

该歌相传来源于澧源镇不知名艺人自编

成名于宋祖英年:参加乌兰牧骑文艺汇演,以一首《郎从门前过》获得好评。作为湖南民歌演唱成名的是邓海伦版《郎从门前过》。

《一根竹竿容易弯》

著名音乐家陈怡根据湖南民歌改编的作品,原唱何继光。

著名歌唱家李谷一于年春节晚会上演唱过这首歌,后经多位歌者演绎。歌曲旋律优美,大气磅礴。歌词鼓舞人们团结友爱,奋发向上。

《辣妹子》

作曲家徐沛东先生为歌唱家宋祖英量身定做的,歌曲欢快、活泼,歌词简单明了,突出了辣妹子火辣辣的个性。该歌曲是宋祖英的代表作之一,近年来被广泛传唱。

在年宋祖英第一次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了这首歌曲,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宋祖英再一次演唱这首歌曲,而在年《辣妹子》又与周杰伦的《本草纲目》结合,又一次次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

《洞庭鱼米乡》

是一首由白诚仁作曲,叶蔚林作词,王春雷演唱的,阐述湖湘文化历史的歌曲。

这首作品的题材选择和音调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作品是以歌唱洞庭湖的湖光山色和稻花香鱼满仓的丰收景象和丰收谷米运全国的豪慢的心情为切入口的,主题思想是在反映湖南省解放10周年之后城市农村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采茶调》

采茶调是人们在采茶的劳动中,慢慢哼出来的一种传统民歌形式。

这些茶歌,开始未形成统一的曲调,后来,孕育产生出了专门的“采茶调”,以至使采茶调和山歌、盘歌、五更调、川江号子等并列,发展成为我国南方的一种传统民歌形式。

《洗菜心》湖南民歌

《洗菜心》是一首湖南民歌,原是湖南地区脍炙人口的一首生活小调,后吸收到当地的花鼓戏中,成为花鼓戏的常用曲目。

《马桑树儿搭灯台》

这是一首传唱久远的桑植民歌。词曲作者已不可考。在明代,桑植土司率桑植数千土家儿郎应朝廷之召远赴江浙、朝鲜三度抗倭,它的歌声便始终相伴着战士们的征程。

这首民歌也属于湖南地区民歌,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桑植民歌中的代表性曲目,也是中国民歌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乡里妹子进城来》

此歌原源出湖南邵东,流传很广,塑造了一位打着赤脚、纯洁质朴的“乡里妹子”的美丽形象,歌唱了她热爱劳动、不爱富贵的美好心灵与自信自强的品格。歌曲曲调流畅、风趣,用湖南方言演唱,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深受人们喜爱。

《龙船调》

《龙船调》最初叫《种瓜调》,《龙船调》原本是群众逢年过节,划彩莲船时常唱的一首民歌,所以开始人们叫它灯调。又因为歌词内容是种瓜,所以,人们又叫它种瓜调或瓜子仁调。

《龙船调》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和《中国民歌40首大联唱》优秀民歌。在湖北省西南部的恩施州利川市柏杨、谋道、汪营一带传唱,《龙船调》是利川民间划龙船唱腔的主体,利川被称为《龙船调》的故乡。

▲资料来源:综合网络

▲转载务必注明:本文来自“这里是湖南(hereishn)”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