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昌宝藏村里没宝藏,却有比宝藏更珍贵的故 [复制链接]

1#
宝藏村,海南文昌市会文镇这一村庄的村名让人眼前一亮。宝藏村里是否有宝藏?生活在这个古老村落的村民过着怎样的生活?

陶氏宗祠

有一种说法,原来曾叫马藏村站在宝藏村村口,可望见会文墟的一排排骑楼。“海南华侨看文昌,文昌华侨看会文”,时光流逝,世事变迁。这些骑楼见证了历史,也写进了文昌的故事里。石碑上“宝藏村”三个字熠熠生辉。曲径通幽处,民房藏椰林。宝藏村就像个森林公园,椰子树、槟榔树、荔枝树、菠萝蜜树等和莲雾等果树应有尽有。休闲广场上一棵古老的大榕树枝繁叶茂,树下鸡飞狗跳,热闹得很。一棵巨大的见血封喉大树让人叹为观止。宝藏村常住居民余人,在世界各地的华侨有多人。“我们村的村民基本都姓陶,属同一个祖宗。后来搬来了陈姓、黄姓几户人家。”宝藏村村民陶大伯说。3年前,宝藏村的村民筹资建了气势宏伟的陶氏宗祠,其中村民陶老板捐款万元,他还捐资90万元在宗祠前方修建了占地1亩多的风水塘。陶氏宗祠落成庆典,分布在海内外的陶氏子孙纷纷归来参与。历经80多载风雨洋楼村民介绍,他们也不知道村子有多少年的历史了。“听说,以前居住在村里的一位将军战死沙场,通人性的战马把他染血的衣服、鞋子等送了回来。村民为了纪念他,给村子起名马藏村。经过了好多年,后人将村子改名为宝藏村,但当地人还是习惯称这里为马藏村。”70岁的陶启卿说。有一栋洋楼,有80多年历史陶启卿告诉记者,宝藏村人才多,从事佛珠加工业、种养业的都有,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宝藏村有很多独具特色的砖瓦结构民宅,如今村民钱袋子鼓了,超过九成的村民纷纷盖起了小洋房。宝藏村村中央有一栋三层小洋楼,据96岁大爷回忆,这房子有80多年历史了,是附近几个村庄保留的最完整的建筑。由旅居越南的陶宝策所建,材料全部从国外进口,选用优质原料,当时花费了二万大洋。历经80多风雨洋楼陶宝策在越南经营汽水厂,同时打磨出来的咖啡粉远近驰名。这栋楼年久失修,前几年的大台风,把部分房顶掀翻了。记者看到,80多年前采用的瓷砖,现代的瓷砖仍然无法与它相提并论。村民介绍,陶宝策曾经在广州建楼房,让到广州举学的陶家子女住宿。这种大爱精神,一直在当地传承着。有一位英雄,曾是“八百壮士”之一历代陶家不乏保家卫国的好男儿。今年8月份放映的电影《八佰》让人热血沸腾。在电影致敬“八百壮士”名单中,有一个名字“陶杏春”,他时任陆军八十八师五二四团第一营第一连连长。陶杏春后人介绍,陶杏春年3月出生于文昌会文镇的宝藏村。年,中学毕业的陶杏春,考取了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十一期(其前身为黄埔军校),毕业后,陶杏春戎马生涯经历了淞沪会战、四行仓库保卫战等多场重大抗日战役。

陶杏春夫妇与孩子于年拍摄的全家福

“父亲生前极少说起自己的往事。”陶杏春儿子说,陶杏春在世时,没有对役后经历作过详细说明,但其通过档案资料分析,推断父亲在四行仓库之役后曾在国内做苦役,后来得以脱险。年1月至5月期间,陶杏春在云南机场任守备司令部中校副官主任。同年1月,当时的国民*府给陶杏春等坚守四行仓库的54人各授予“忠贞奖章”一枚。年底陶杏春正式退役,后在广州警察局任职。尽管陶杏春对从军经历鲜有提及,但对于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却从不放松。“要热爱自己的祖国,为了祖国不惜牺牲一切,甚至生命。”陶杏春的墓碑上,刻着一段话:“抗日期间,在上海四行仓库……孤军抗战,奋勇杀敌,卓著勋劳。”在4名子女心里,陶杏春曾用热血和生命保家卫国,是当之无愧的抗战英雄。村民说,宝藏村没有金银财宝等宝藏,但确确实实是有很多无价的“宝藏”,弘扬着宝藏村的爱国情怀和贡献精神。来源: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