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60亩的槟榔芋,给这对寿宁夫妇带来的满满 [复制链接]

1#

7月9日,走进植被茂密的寿宁县犀溪镇际坑村墘坪自然村的田园里,只见一排排槟榔芋撑着“大伞”迎风招展。而在另外一片山头,碧绿的稻田郁郁葱葱。

在茂密的槟榔芋林里,魏成福与邓乾英夫妇正和两个儿子在施肥、除草。毒辣的阳光下,四人不一会儿就全身湿透,虽辛苦,但他们却感到分外满足。

“村里人都说我们傻,不去附近的工厂上班每个月拿现钱,要在这里开荒种田。我却觉得,种田自由自在,实现幸福生活也不在话下。”邓乾英乐呵呵地说。

今天57岁的邓乾英因长期在田地劳作,脸蛋呈现健康的小麦色。60多年前,因田地少找不到别的出路,邓乾英的公公带着一家人投靠亲戚搬到松溪县打拼。邓乾英与魏成福成婚后长年靠种植芋头和水稻维持生计。22年前,看到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一家人便搬回了老家。今后要做些什么营生呢?他们发现村里人喜欢到附近工厂上班,而离村较远的一片片山田却被抛荒,粮食都需要到商店购买。

“到工厂上班受约束,还不如干老本行,直接卖粮食。”他们从村民手里流转了50亩水田种植优质水稻。因种的大米口感好,供不应求,就连福安、泰顺的村民闻讯都赶来购买。

辛勤劳动,还需要机械帮忙提高效率。期间,他们利用国家农机补助*策购买了2台收割机、4台微耕机、1台碾米机。除了用于种植和收割自家水稻外,还为周边村民服务,每天可赚元。靠着每年在田园深耕赚的10来万元,夫妻二人盖了新房。

四年前,邓乾英夫妇决定扩大种植规模,流转了墘坪自然村60多亩长满芦苇的抛荒田。在持续一年多的时间里,夫妻二人,都“泡”在荒田里,开挖芦苇,平整土地。

今年初,夫妻二人想双管齐下,利用山地种点别的。他们与松溪县芋头商签订了收购协议,由收购商提供槟榔芋种苗、有机肥、药水和技术指导,并约定收购保护价每公斤不低于3元。有了收购协议,夫妻二人信心十足,将连片的60亩山地种上槟榔芋,30亩水田仍然种水稻。

“种芋头每亩收入有0元至元,而种水稻一亩只有元左右。虽然种芋头收入可以翻番,但做人要讲诚信,许多顾客就是爱吃我家的种的大米,不能让他们失望。”邓乾英说。

看着长势良好的槟榔芋,邓乾英估算今年芋头收入将达18万元。同村的四五个村民看到邓乾英一家干得风风火火,纷纷赶来取经。邓乾英倾囊相授、知无不言,动员他们加入芋头种植队伍。

“种芋头有定单,不愁卖,只要勤劳肯干,深耕田园实现小康生活也不在话下。”邓乾英信心十足地说。

来源:宁德网(吴苏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