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晚期能治愈吗 http://pf.39.net/bdfyy/bdfzj/150602/4633067.html槟榔的典故
蛮烟雨里红千树,逐水排痰肘后方。
莫笑忍饥穷县令,烦君一斛寄槟榔。
宋·黄庭坚
相传远古的时候,海南省有个妖精名三彭,无恶不作。
于是,天帝派来一个名叫“宾”的与三彭搏斗了7天7夜,三彭抵挡不住,便向五指山密林深处逃窜,但宾紧追不放。
这时,恰遇一樵夫挑柴下山,在山涧饮泉解渴。
三彭为了脱身,当即变成一条小虫,潜入泉水中。
樵夫饮入腹内,三彭得以逃脱,
但它还很害怕宾,藏在樵夫肚里不敢出来。
三彭的师母三姑闻讯,急忙赶来营救。
宾敌她不过,被三姑用大石压在五指山脚下。
可是,宾宁死不屈,一心仍想拯救人民,于是就化作一种植物,在石缝中茁壮成长,这种植物高约数丈,内空外劲,皮似青铜,叶似芭蕉,风吹时摇摆如扫妖之状,它就是人们所说的槟榔树。
宋朝的朱熹,为此曾作了一首五律诗
/p>
忆昔南游日,初尝面发红。
药囊知有用,若碗讵能同。
蠲疾收殊效,修真录异功。
三彭如不避,糜烂七非中。
又有一说,槟榔是炎帝的女儿“宾”的丈夫,槟榔长得聪明威武,一次同妖魔相斗,不幸被杀死在昆仑山下,化成一片树林,并结出累累果实。
他的爱妻“宾”便将果实装在荷包里,常带在身上以示怀念。
据说人们吃下这种果实就不怕妖魔作恶了。
《南史·刘穆之传》还记载着有关槟榔的一则故事。
穆之少时家贫,又好酒食,常到妻兄家乞食,多见辱。
刘妻以为可耻,虽时常劝说,但刘不听。
有一次妻兄家办喜事,妻劝诫穆之不要去,穆之犹往,酒足饭饱,向妻兄要槟榔消食。
妻兄讽刺他说:“君常饥饿,不得饱食,何须槟榔消食。”
以后穆之做了丹阳尹,将设宴召妻兄,妻向穆之致谢。
穆之说:“我不记仇。”
等到妻兄欢饮将醉,穆之令(厨)人用金盘满装槟榔捧上,妻兄甚感羞愧。
本篇开头引用的黄庭坚“莫笑忍饥穷县令,烦君一斛寄槟榔”两句诗,就是出于这个典故。
千百年来,我国的黎族同胞一直将它视为吉祥物,他们爱槟榔、种槟榔、采槟榔、送槟榔、吃槟榔的风俗,一直被人们作为佳话,广为流传。
“一只槟榔大过天”,就是黎族地区流行的一句谚语,意思是说,在黎族青年男女的婚姻问题上,槟榔起着某种决定性的作用。
当地县志记载:“土人重此物,待人以为信,婚姻以为定。”
时至今日,海南有的地方还保留着以槟榔作为青年男女定情信物的传统。
在云南傣族山寨,就一直流传这样一个故事
/p>
在很早的时候,一个名叫兰香的姑娘,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勤劳贤惠的兰香与本寨的小伙子岩峰相亲相爱,正在这如漆似蜜的爱情中,兰香的肚子渐渐大了起来,岩峰怀疑兰香不贞,要和她断绝来往。
兰香的父亲也以为女儿做了丢人的事,又气又恨,便拿出一些槟榔,吼道:“快将这吃掉,到林间去死吧!”
兰香含冤吞食了全部槟榔,泣不成声地说:“爹爹,保重!”就向林间奔去。
过了些时候,只见兰香从林间走出来,腹平如常,人们走进林间一瞧,啊!原来她屙出了一堆小蛇般的虫子。
这时大家才明白,纯洁美丽的姑娘原来是患了虫症,因为槟榔能杀虫。
槟榔的功效
槟榔入药始载于《名医别录》中。为棕榈科常绿乔木槟榔树的种子。
中医认为,槟榔性味苦辛,温。功效重在杀虫,破积,下气,行水。临床主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疟疾,水肿,脚气,痰癖等症。
代表性方剂如小儿疳积散、小儿增食丸、肥儿丸、阿魏化痞膏等。
小儿疳积散,其功能以杀虫消积为主。临床主治食积疳积,腹胀腹痛,面黄肌瘦,消化不良,以及蛔虫、蛲虫等症。
小儿增食丸,其功能以消食化滞,健脾和胃为主。临床主治食欲不振,停食停乳,嗳气胀满,消化不良等症。
肥儿丸,其功能以健胃、消积、杀虫为主。临床主治消化不良,食积,虫积等症。
阿魏化痞膏,其功能以消食化痞,除胀止痛为主。临床主治积聚痞块,胸肋胀满,肚腹疼痛,寒积食滞等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