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农村多发羊病的治疗uiu3d42f
TUhjnbcbe - 2020/6/13 12:19:00

农村多发羊病的治疗


一、肝片吸虫病


        该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在羊的肝脏胆管内所引起的一种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慢性或急性肝炎和胆囊炎。


        (一)流行病学。该病分布极广,往往呈地方性流行。在多雨温暖的季节里,常造成该病的普遍流行,严重感染主要发生于秋季,在潮湿的年份则发生于夏秋两季。长期在潮湿牧地和沼泽地带放牧的羊只,往往感染严重。临床上绵羊患该病的多于山羊。


        (二)临床症状。该病临床症状的表现程度,主要取决于感染强度、动物健康状况、年龄及感染后的饲养管理条件等。成年羊若寄生少数虫体往往不表现病状,但对于羔羊,即使寄生少数的虫体,也可能呈现极其有害的作用。


        1.急性型病状:在秋季羊只受到严重感染时,可发生急性型病状。病羊表现为轻度发热、食欲减退、虚弱和容易疲倦,放牧时离群落后。有的出现腹泻、黄疸、腹膜炎等症状。有的可摸到增厚的肝脏边缘,肝区有压痛表现,叩诊可发现肝脏浊音区扩大。发病后迅速贫血,黏膜苍白,有的病例在几天后发生死亡。


        2.慢性型病状:这类情况最常见,表现为贫血逐渐加重,黏膜苍白,眼睑、颌下、胸下及腹下发生水肿,并逐渐严重,出现胸水和腹水现象。病羊消瘦,毛干易断,食欲消失。患病的母羊乳汁稀薄,怀孕母羊流产,临死前出现下痢。


        (三)预防。每年进行3次预防性驱虫,驱虫时间根据该病在各地流行的特点而定,原则上第1次应选在虫体大部分成熟之前20--30天进行,即成虫期前驱虫;第2次驱应选在虫体大部分成熟时进行,即成虫期进行;第3次在第2次后3个月进行。


        (四)治疗


        1.硝氯酚:每公斤体重4--6毫克,对60天以上的大片吸虫有100%的驱虫效果,该药不溶于水,可拌于精料中喂服,或用片剂口服。该药毒性低、用量小、疗效高,为较好的驱片形吸虫药物。


        2.硫溴酚:绵羊每公斤体重50--60毫克,山羊每公斤体重30--40毫克,均1次内服。该药毒性低、疗效高,对杀灭寄生的幼虫有一定效果。


        3.抗蠕敏:每公斤体重18毫克,1次口服,效果良好,对怀孕母羊无不良影响。


        4.碘醚硫胺:每公斤体重7.5--10毫克,1次口服,此药对杀灭寄生的成虫和幼虫效果都好。


        5.四氯化碳石蜡油(50%)注射液:成年羊3--6毫升,羔羊2升,肌肉或皮下注射,该药疗效高、副作用大。该药怀孕羊慎用,使用有可能引起孕羊流产。对于种羊和体弱的羊只可将药量分2次使用,中间隔1天用1次。对大群羊进行驱虫时,务必先选出少量羊只分批进行试验,再给大群羊给药,万不可草率从事,以防大群中毒事故。若发生中毒,可用5%氯化钙溶液配5%葡萄糖溶液静脉注射,进行解救。


        二、羔羊痢疾


        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持续性下痢。群众一般称为“下血、“拉稀病或“白痢。该病常可使羔羊发生大批死亡。


        (一)流行病学。该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染,多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羔羊,天气寒冷骤变能促进该病发生。每年立春前后发病率较高,病羔羊和带菌的母羊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


        (二)症状。病羔羊精神沉郁、垂头、弓背、畏寒、不吃食、常卧地不起,随后发生下痢,排绿色、黄色、黄绿色或灰白色的液状粪便,羊体高度消瘦,体温、呼吸、脉搏无显著变化。如不及时治疗往往于2--3天死亡。如后期粪便变稠则表示病情好转,有治愈的可能,应抓紧时机进行治疗。


        (三)预防。对怀孕后的母羊要加强饲养管理,冬季做好保膘保胎工作。产房应保持清洁卫生,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温度适当,地面铺上垫草。羔羊出生后搞好护理,搞好断脐消毒,把初乳挤去数滴后再让羔羊吸吮。


        在该病流行地区的怀孕母羊,用羔羊痢疾甲醛菌苗进行预防,第1次选在分娩前20--30天内在后腿内侧皮下注射菌苗2毫升,第2次在分娩前10--20天内于另一侧后腿内侧皮下注射菌苗3毫升,这样初生的羔羊可获得被动免疫力。


        (四)治疗。灌服6%硫酸镁溶液(应内含0.5%的福尔马林)30--60毫升,经6--8小时后再灌服0.1%的高锰酸钾溶液10--20毫升。未痊愈的羊只可重灌高锰酸钾溶液1--2次。


        1.抗菌疗法:(1)磺胺脒1克,鞣酸蛋白0.2克,碳酸氢钠0.2克,每天2--3次。同时每天肌注青霉素80万单位,1日2次,至痊愈。(2)呋喃唑酮0.1克灌服,每日2--3次。(3)对症治疗:出现脱水症状的每天补液1--2次。心力衰弱的应强心。


        2.中药疗法:(1)去核乌梅6克,诃子肉9克,炒黄连6克,黄芩3克,郁金6克,神曲12克,猪苓6克、泽泻5克,将上述药捣碎后加水400毫升,煎汤至150毫升,红糖30克为引,1次灌服30毫升,如还拉稀可再灌1--2次。(2)白头翁、秦皮、黄连、炒健曲、炒山楂各15克,当归、乌梅各20克,车前子、黄柏各3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100毫升,每次灌服5毫升,每天2--3次,连用2--3天。(3)对急性昏迷的羔羊,可用朱砂0.3克,

1
查看完整版本: 农村多发羊病的治疗uiu3d42f